时间,舒适圈惯性和破窗效应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年1月17日 中午
端午,一共三天假期,本来想着有不少时间可以好好写一写毕设的中期报告,同时完善一下简历准备秋招提前批的投递。
结果现在离假期过去只有不到8小时,却看上去一事无成。
原因只是自己因为固执的想看懂别人 paper 里写的一个算法,并且自己实现一遍,但是因为一直调不出来,直接卡了一天半的时间,现在身心俱疲。
而自己现在慢慢跳出来后再次回看这件事情,发现十分的荒谬,因为这件事其实并不成为其他优先级更高的事的阻碍,而我花这么久时间只不过是在和自己较劲,也许这也是一种舒适圈惯性,只不过过程和结果都是痛苦的。
仔细回顾一下,并不是没有花精力和时间,只是由于一种心理习惯,做出了错误的选择。
于是昨天晚上躺在床上,想了半天自己为什么会屡屡做出这样再后来看来无比愚蠢的决策,于是诞生了此文,记录一些浅薄的思考。
心理免疫的 X 光片
”我们都对改变具有本能的抗拒“
这个名词最初是在 这篇文章 上看到的。
由凯根提出的”心理免疫的X光片“这一概念,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人类内心对于改变的本能抗拒;正如生理层面上人体拥有免疫系统来抵御外来入侵一般,我们的心理也有一套天生的防御机制。
当我们试图采取新的行为模式时,这套焦虑控制系统就会被触发,使我们感到不安全和焦虑。
我想称之为「舒适圈惯性」。
我发现在做不少事情的时候,总会因为一些小的沉没成本而放弃了更加合适的路径的选择。
一些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:
- 选择了一个架构,实现了一部分代码后发现架构不是特别合适,但是目前也勉强能做,于是就懒得改了,直到后面坑越堆越多。
- 习惯了某个餐厅和进食习惯,即使后面发现这种习惯并不健康,或者周围出现了更多样化的选择,还是依旧一如既往的选择这种饮食习惯。
很多时候对于这些事件,我们不愿意去分析他的本质,我们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不愿意改变,实际上也许更深层次的原因是「我们的内心就是想要这个行为的结果」。
文章中提到了一个方法论,个人感觉挺有用的,也许能帮助想明白内心做出后悔选择的逻辑,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都在自己骗自己:
- 做这件事情,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
- 正在做哪些和目标完全相反的行为
- 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或可以避免的损失
- 内心是否存在一个重大(但很有可能是错误的)的假设,这个假设是什么?
文中提到的一个例子:
假设小明在一个互联网企业工作,近期正好赶上一个迭代紧密的项目,时间紧任务重,不得不996,这让小明很痛苦。
- 小明希望达成的目标:
- 不要996工作,能有更多的个人时间,看电影玩游戏,陪女朋友以平息她的怒气。
- 小明正在做哪些跟目标完全相反的行为
- 乖乖996,甚至007。
- 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或可以避免的损失
- 小明的项目正在起步阶段,乖乖听老板的话,努力干活,勤奋向上,希望项目上线后可以休息一下。另一方面,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,大家都想要抓住机会,而且如果我不这么干,老板把我开了呢?
- 小明内心有一个重大的假设,这个假设是什么?
- 如果小明不996,老板就会把他开掉。反过来小明如果996,就能获得老板认可。那么这个假设是否成立呢?我想读者朋友们如果有一定工作经验,应该不难下判断。
精神破窗效应
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,如果那些窗没修理好,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。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,如果发现无人居住,也许就在那里占领、定居或者纵火。又或想像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,如果无人清理,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,最终人们会视为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。
破窗效应,或者叫「熵增定律」,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发生。例如快速从整洁变成乱七八糟的状态的房间,例如椅子上越堆越多的脏衣服,例如软件开发中的屎山的形成过程。
而当自由可支配时间变少时,这种混乱会进一步加剧。
而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就是,当你主动减少或抑制了某几个系统的熵增过程,会促使你去减少其他系统的混乱程度,这似乎是一种正向的情绪传递的过程。
昨天晚上,我把攒了一周的衣服洗了一遍,然后把攒了一个月混乱不堪的笔记系统也整理了一遍,将桌面的线缆重新梳理了一下;在做完这几件事情后,可以明显感受到焦虑感减少了。
而另一种(于我而言)很无用的方法就是所谓的「心理暗示」。
例如,在前两天感到很焦虑的时候,我一直在翻阅相关的文章,然后看到这本书的前几章后,我当时差点没有一口老血吐出来:
并不是心理暗示无用,它也许能加速正向过程,前提是一切已经在正向发展的路上了。
其实任何禅修之道的效果都是个体化差异极大的,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,当意识到当下的行为处于舒适圈惯性或失控的过程中,就需要停下来好好想一想了。